最近闲得无聊,看了下「京东白条」的服务协议,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开通「白条」时需要签署两份开起来差不多的协议:《白条(京东金融)信用赊购服务协议》《白条(京东金融)信用付款服务协议》。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有时候,好奇心害死猫……),所以有了这篇学习笔记。
「京东白条」是什么?
让我偷点懒,直接上「白条」的官方解释:
白条是京东推出的先消费,后付款的全新支付方式。
在京东网站使用白条进行付款,可以享受账期内延后付款或者最长36期(陆续开放中)的分期付款方式。温馨提示:
白条不支持提现或转账,如需将资金提现请尝试使用金条。
来让我解释下:「白条」本质上是一种针对个人消费者(也就是 To C) 的信用赊购消费金融业务(循环授信商品贷)。京东借钱或者赊销给你物品(或者服务),之后你再还钱。从体验上跟你用信用卡支付是一个样子的。(虽然内涵上有各种不同,但是在白条账单制之后两者的用户体验越来越像了。)
开通「京东白条」时为什么会有两个类似的协议需要签署?
先声明:因为不是消费金融专业人士,也不是京东金融的关联方,所以以下文字均是我的分析。😓不一定真实啊。
我们先来看下「京东白条」的历史,我将「白条」划分为三个阶段:
「"京东"的白条」阶段
这一阶段是「白条」的最早期,仅仅适用于京东商城中的自营店铺,理论上并没有第三方介入,也没有复杂的交易结构和贷款流程,应该说本质上就是传统的「赊销」模式,虽然后期引入了京东金融的运营方「上海和丰永讯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但实际上并未产生新的金融债权而是京东商城的应收账款(咦,这就跟之前的供应链金融接上了么?)。
这一阶段,京东商城借助其强势的平台,可以通过调整向上游供应链的付款时间来将白条「赊购」的成本轻松转嫁出去。
「"京东商城"的白条」阶段
这是「白条」的第二阶段,适用范围开始扩大到京东商城中的第三方店铺,形成了「消费者——京东商城——第三方店铺」的交易模式。这一阶段,收款人和出卖人的角色发生了分离,京东并不是实际上的出卖人,因此赊销的说法和「应收账款」的概念变得比较微妙。
「"所有人"的白条」阶段
这是「白条」的第三阶段,也是目前的「白条」所处于的阶段,这一阶段中,「白条」(或者说是「白条+」)应该算是彻底脱离了「赊销」的概念,包括了「旅游白条」、「租房白条」、「教育白条」等等。从产品设计上,「白条+」的相关产品都是大同小异,不外乎先通过「白条+」来先购买,后付款。
这一阶段上,「白条」应经作为一种独立的消费信贷产品直接接入了相关消费场景,变成了专业放贷人的角色。
对于出现两种类似的协议,我的看法
综上所述并根据我对小贷市场的一些了解,我认为第二份《白条(京东金融)信用付款服务协议》主要是用来规避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可能存在的一些法律风险。同时赊购继续存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白条的运营成本,因此出现两个协议并存的现象。
「白条」的各方关系
信用赊销模式
对于赊销模式下,「白条」只存在两方:商家和消费者
其购买关系、借贷关系均发生在「商家——消费者」之间。
信用付款模式
对于信用付款模式下,「白条」引入了一个第三方「北京京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从之前的两方参与,变成了现在三方参与。
其购买关系发生在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借贷关系产生在消费者和金融服务机构之间,而资金流则发生在金融服务机构与商家,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消费者与商家并未形成之间的债权债务或者应收应付账款的关系。这种信用付款的模式,也是我们常说的循环授信商品贷的模式。
循环授信商品贷的业务流程是什么样的
针对循环授信商品贷,其业务过程包括了授信申请、风控信审、用信支付等环节:
其中:
- 授信审批环节:一般包括协议签署、身份认证的步骤。为进件信审提供资料支持。
- 签署协议包括了《京东白条自动付款服务协议》、《白条(京东金融)信用赊购服务协议》、《白条(京东金融)信用付款协议》、《白条(京东金融)服务费用计算规则》和《隐私权保护声明》
- 身份认证在「白条」中分为三个部分:实名认证、个人资料、其它资料
- 实名认证:通过身份证信息认证、视频检测、银行卡绑定来完成。
- 关于身份认证这里多说两句,身份认证信息最权威的信息提供商应该是国政通,但是价格比较贵,应该是5块钱一次,而且只有他一家是公安部授权的。至于其他家的数据怎么来的,一般合法渠道不外乎和国政通谈,做分销;或者走银行渠道,通过银行卡开卡的信息去查。另外还有一些公司会基于自己业务积累下来之前查询的结果,不过随着《网络安全法》的出台,可能会有一些法律问题。作为产品经理,有时候也需要想到这些风险点,毕竟法务的同事可能也不是很了解业务。
- 视频检测:为了确定「你的信息真的是你的信息」,一般金融机构(比如银行)会本人要求本人持身份证到柜台办理,但是「白条」显然不能这样来做,因此它采用了活体检测的技术来替代。目前比较常用的是让你对着摄像头做一些动作或者说一句话。大家可以参考「支付宝」扫脸支付时让你眨眨眼,或者一些银行的网上银行开二类户(比如王上、微众这些互联网银行)时让你转头。做视频检测比较好的,由腾讯云提供的优图 FaceIn 或者 阿里的实人认证。(两位马爸爸,麻烦打下广告费。)
- 银行卡绑定:因为我很早就开通了白条,所以我忘了我绑定的银行卡是什么,汗一个。不过Google 了下,大部分都说是需要绑定信用卡。那我就大胆的猜一下,京东的授信逻辑里可能会有这么一条:既然银行都该授信给你 XXXX 元,我授信比银行少一些应该是没有问题。毕竟银行风控会非常严格。(当然这里的授信额度肯定是个基础额度,之后会根据京东自己的数据进行调整。)
- 实名认证:通过身份证信息认证、视频检测、银行卡绑定来完成。
- 个人资料:这里主要是一些个人信息、职业信息,比如你婚否、学历、职业和薪资。
- 其它资料:「白条」里叫做「做任务提额度」,通过你的一些其它信息,比如社保、公积金这些。
后两个信息的主要是为了更全面的对你进行授信额度的判断。一般来说这些资料会让你的额度更多。
- 进件信审环节:用户将资料提交到金融服务机构后,金融服务机构就需要对用户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决定授信额度。阿里、腾讯、京东这些拥有大数据资源的公司可能重点依托其自动化的信审系统。但是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并没有那么庞大的数据源(即使外购数据或直接购买第三方的信审服务),这时一般的公司会采用「自动风控引擎+人工审批」的模式来进行。
- 自动风控引擎一般包括准入规则(比如黑名单、风险高发区域等)、评分卡(最广泛的就是芝麻信用,某家银行和某家通信公司好像也推出了相关功能。相关业务部门也可以根据自己业务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评分卡,把第三方的评分卡作为一个权重。)、查询征信和共债情况(人行征信中心比较权威,但接入难度大。还有一些第三方持牌征信机构,比如同盾、前海征信等)。
- 自动风控引擎过后,一般还会通过人工信审岗的审核才能获得相应额度。不要为我信审的流程或者引擎的问题。这是一家公司的最高机密,估计每个公司只有那么一个人了解全部的信审风控流程。不然肯定有人会找到漏洞。
- 完成审批后一般会出现拒绝件、通过件、争议件。通过件可以直接进入授信,争议件可能在重新进行审核或者通过其他信息增加审核资料,拒绝件直接拒绝授信。
- 还有两点,一个是选择第三方征信服务商的时候一定要选持牌机构。原因很简单,6月1日《网络安全法》实施了。二是黑名单不代表非黑即白,还有灰名单也就是有风险,但是不确定的存在。需要后边的流程来确认。
- 用信支付环节:一般植入于商城的支付环节。在订单支付时,触发「分期试算」流程—>签署借款合同—>扣减额度并生成还款计划。签署借款合同这块我可是认真研究过,因为合同需要确保「不可篡改」,因此一般平台会引入一家有资质的第三方合同托管服务商,通过为合同加上电子签章的模式来确保电子合同不可篡改。比如我司在用的「 F 服务商」和一些其它的类似平台。(→_→不能说名字,不然就成软文了。)
但是,我发现「白条」中并没有相关合同的签署,为此我还专门下了一单「卫龙大辣条」。我暂且认为,京东觉得「白条」额度小,频率高。引入电子签章成本远高于出现纠纷后由资质的鉴定机构来鉴定数据是否进行过篡改的成本。
- 贷中贷后环节:此环节主要包括贷中核算和贷后管理。(其实从进件开始就已经算贷中了,我们暂且认为从款项放出开始)
- 贷中核算:主要是涵盖了整个贷款的生命周期,包括从发放到回收/逾期坏账处置的全流程。通过分期试算在额度支付成功后生成还款计划,并记录到财务系统的相关分录中。
- 贷后管理:主要有两个方面:维护客户关系、拓展客户渠道和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
- 维护客户关系、拓展客户渠道:这一点很好理解,毕竟你拿到了用户的那么多个人信息和数据,可以很精准的分析出主要用户的行为特征,建立用户模型,制定对应的营销策略。
- 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主要通过对于风险的管理(监测、预警、化解及坏账/不良资产处置)来减少损失。这需要建立 Logistic 回归模型来建立行为风险模型,对自由数据和第三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客户的风险等级。再顺便说一嘴跟本文无关的行业信息:P2P 机构因为无法查询央行征信,一般选择第三方服务商。前段时间代表我司去互金协会参加了中国互金协会的培训会,他们开通了一个信息共享系统,为互金机构(包括 P2P 机构)提供还款行为、前款行为、多头共债、逾期等信息。
- 风险化解主要通过事前预警、预防及事后催收、以资抵债(针对质押或抵押,非信用贷)等方式处理。
- 用户还款环节:一般包括主动还款和代扣。一般情况下与支付公司谈代扣相对比较难,支付公司会对平台进行背调,并要求平台缴纳保证金。用户还款完成后,需要恢复用户授信额度。
- 商户结算环节:这个环节一般发生在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行为发生后的 T+N 日来完成。主要涉及金融服务机构与商户的结算和记账。
「白条」的资金到底有哪来的?
「白条」垫付出去的钱都是京东的?你如果这么想就 naive 了。经过我的调研,「白条」的钱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 供应商的应收账款。上文说到,京东可以通过调整对上游供应商的结算周期,来将「赊销」的成本转移到上游供应商。从这一点上来说,京东:我们不放贷,我们只是时间的搬运工。
- ABS(资产证券化)。早在15年,京东就由华泰证券作为计划管理人进行了基于白条资产的 ABS,并成功在深交所挂牌。
- 其它。怕自己列的不全被吐槽,加个其它保底。哈哈,比如小贷公司的自有资金以及小贷通过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
另外从网上找到一个图,和我说的有点差异,但是不大。毕竟应收账款还是属于京东自己的。只不过在别人欠它钱的时候,它也在欠别人的钱。
总结
最后总结下:通过对京东白条的分析,了解了消费信用贷中的一些业务流程。可能有不准确不全面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