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体制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笔者将其归纳为一下几个方面:1.更加高效的政府机构;2.迅速转变以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政府职能;3.日益法制化、规范化的政府行为;4.更加民主话的、公开化的官员选拔和任命;5.逐渐透明的政府运作;6.逐渐被重视的公民知情权;7.逐渐发挥报道作用的新闻媒体。
一.目前中国政府体制的基本格局
在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的政府体制改革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从广义上看,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包括了整个国家权力的重做,比如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党政关系,政府职能转变,立法,司法,行政三者之间的关系等。
不过,从行政学理论上来看,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主要是行政改革,也就是如何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自八二年开始,几乎每五年就要进行一次精简机构、裁减人员的改革。这种变化可以说构成了在过去20年里,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内涵。
1982年,政府机构改革,100个工作部门精简到61个,另外还精简了大批领导岗位,减低了副职数量,从改革前的有些部门多大20来个的副部长变为一个部若干副部长。另外解决了领导干部终身制的问题,比如省部级干部正职65岁退休,副职60岁退休。这些改革提高了政府机构的效率,同时也吹响了政府体制改革的号角。
可以说1982年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之后国务院工作机构的数量出现了回潮,增长了11个。通过1988年的改革,部委数量被缩减到41个,工作机构数减少到68个,编制减少了9700个,并且开始将政府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相联系,重点实现了政企分离,弱化政府围观管理职能,加强宏观调控,提升综合管理能力。这一改革的特点在于:认识到了计划经济下政府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开始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政府体制改革。但是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突变,此次改革被迫流产。不过为以后的改革提供了条件。
1992年开始,我国正式确立了市场经济的重要地位,随之而来的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目的变成了如何转变政府职能。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刚刚开始建设,政府职能不能马上转变到位,因此1993年的机构改革并不显著,比如国务院工作机构仅从86降低到59,但在1997年又扩大到72个。人员的精简也是如此。
1998年的改革,可以说是大体走出了先精简后膨胀的怪圈,国家以强有力的手段打破现有利益格局,突破部门阻力,着眼于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花大力气精简与计划经济相关的经济部门,并将其转化为国家经贸委的九个下属局。中央委办直属局办公人员从19997年的3.4万减少到1.7万,国务院编制总人数减少47.5%。不过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为此财政并没有节约,反而是为此多增支出20%。但总的来看,虽然有些部门进行了看似不必要的提格来强化其职能,但是改革的成果还是得到了很好的巩固。
2003年国务院机构依据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十六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进行了改革,其核心内容是:(一)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三)健全金融监管体制,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继续推进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商务部;(五)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上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管理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六)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七)不再保留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3年春天新一届政府的改革没有在机构数量和人员规模上下功夫,但通过机构调整,为了建设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政府体制奠定了组织基础。
2008年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加强能源环境管理机构,整合完善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体制,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的主要任务,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总的看,改革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出发,着力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既迈出了重要的改革步伐,又保持了国务院机构相对稳定和改革的连续性,并为今后的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适逢换届年,根据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将以微调为主,稳步推进,继续强化08年以来的大部制改革,继续简政放权,用“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的总体思路为指导,通过对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减少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和收费、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加强依法行政等作出重大部署。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微观事务管理的要求起到避免大部制改革中权力集中风险的作用。简政放权的实现对部门之间壁垒的消除起到作用。从而避免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改革,我们可以发现:
1. 政府机构和人员的精简,虽然有精简-膨胀的循环,但是改革成就是不可抹煞的,一是机构数和人员数虽然每一次改革之后都有回潮,但实际上回潮的幅度要小于改革的幅度,所以机构总数从长期来看是一直在下降的。
2.各级政府机构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逐渐放弃了物资分配权,物价控制权,企业经营管理权,国营企业逐步萎缩,并且基本实现了股份化、市场化经营,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力,市场经济的雏形基本形成,政府职能转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政府的运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法律的力量,在各个领域开始发挥作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已经成为政府运作的基本要求。政府的职能也因此开始而走向法制化的轨道,领导人的指示、条子、批示,上级部门的红头文件,如通知等,依然发挥作用,但作用已经大不如前。政府的执法职能越来越强化,成为政府的重中之重。
4.政府的权力开始逐步下放,条条的力量依然很强,但块块的力量越来越得到了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越来越强调公民参与,强调公民和公共服务消费者对政府活动的评价。全国各地很多地方政府开始实行让公民评价政府绩效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政府改革的焦点依然是机构、职能和人员编制数,但基本的制度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为市场经济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预算制度和财务制度改革、领导干部选拔任命制度改革、政务信息制度改革等,在宏观的机构和人员改革之后逐步推行。政府管理开始逐步重视质量。
二.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个论断无疑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提供了战略性指导。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各项建设尤其是经济建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我们稳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而为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体制环境密切相关。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我认为,在未来可以预见的一段时期内,我国政府还将进一步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精简具有计划经济色彩的部门,把部级的机构继续逐步精简,并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但是这需要进一步实行政府职能转变,并需要实质性的政治体制改革。因此,组织方面的变革至少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将不会是改革的重点,也就是说,本届政府和下届政府,都不会大幅度精简政府机构数量。
今后10年里,政府体制改革的重点,将转向职能转变和职能配置的领域:
转变政府职能,从投资型的经济发展型政府走向公共服务性的经济促进型政府,政府的主要工作不是通过直接投资来发展经济,而是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改善公共管理,解决公共问题,制定公共政策,来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转变政府职能,继续减少微观管理职能,强化执法职能,进行综合执法改革,解决执法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和多重多头执法的问题。
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和权限,处理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即条块关系。
在企业改革的基础上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政事分开,让现有的事业单位,或者恢复政府机构的身份,或者走向企业化改革,或者保留事业单位身份,但与政府分开;
进一步改革财政制度,逐步提高人代会在财政预算方面的权力,以建立公共财政制度。
进一步改革人事制度,在起草和公布《公务员法》的基础上,着眼于反腐败,并着眼于人才兴国,进一步推进党政领导干部和一般公务员的制度变革。
三.总结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市场经济逐步确立,非公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有了很大改变。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政府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实现了组织效率,提高了职能配置效率,也改善了政治效率,在多个方面实现了政府治道变革。
当然,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挑战依然是严峻的,任务也依然是艰巨的。对于这些严峻的挑战,我们需要着眼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基础上进行长期思考,理解发展的长期趋势,了解当前行动的空间,着眼于当前的行动,针对当前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提出短期的实质性的可行对策和长期改革的战略,从而确保政府治道稳定成功地变革,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府体制的良好条件。
关键词:行政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大部制、机构改革
摘要词:行政改革
参考文献:《政治体制改革应以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为基本出发点》 郑改竹 林伟江 《理论月刊》 1986年08期
《关于转变政府职能的几点思考??读洛克的<政府论>》
王珊 《法制与社会》 2011年24期
刘萍;刘晓华;;关于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要性的几点思考[J];世纪桥;2011年11期
曾丽雅;;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设想及实施[J];炎黄春秋;2011年05期
杜运泉;王向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教授访谈录[J];探索与争鸣;2011年09期
????????????????????????????????????????
第一次写有格式要求的论文……压力山大,还是帮朋友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