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一)

Posted by zhang on

       ??14年清明节沈阳故宫纪行

清明节之前我和三个小伙伴就策划要进行一次旅行,最终选择了位于浑河之滨的沈阳。4月4日夜晚,我们乘坐2668次列车开始了我们的沈阳之旅。

长夜漫漫,一路前行。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我们抵达了我们的目的地??沈阳站。凉风让几近昏睡的我们瞬间清醒……虽然是第二次来到沈阳,但是沈阳依旧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毕竟上一次来,地铁刚刚运行,而沈阳站也正在维修中。

在宾馆做了短暂的休整后我们来到了此行的第一站??沈阳故宫。沈阳故宫做为我国现存保存最完好的两座宫殿之一,与北京故宫遥相呼应,却又有着与北京故宫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格局样式。我们今天就到此领略一下昔日皇宫的风采。

沈阳故宫依建筑时和按自然布局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部分。其中东路为老罕王努尔哈赤进沈阳以后修建;中路为努尔哈赤的儿子清太宗皇太极继位以后兴建;西路为清朝中期乾隆帝东巡和为了安放《四库全书》而修建。全部建筑70余座,300余间,组成20多组院落。我们主要从中路开始,然后东路,返程的之后去走西路的路线来游览。和上次来不同的是,很多建筑的检修完毕,终于可以看不到脚手架和防护网了。

检完门票,我们先从中路建筑群看清,虽然这不符合沈阳故宫的建筑时间,但是这是最为方便的一个选择。中路建筑前起大清门,后至清宁宫,院落三进,独成一体。
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这便是演义小说中俗称的“午朝门”。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接见。
穿过大清门。我们来到了沈阳故宫中路的头道院落。首先印入眼帘的建筑就是沈阳故宫的“金銮殿”??崇政殿。崇政殿兴建之初名字叫做“正殿”,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脊饰五彩琉璃龙纹及火焰珠。我记得北京故宫的琉璃瓦是黄色的,而沈阳的琉璃瓦是黄色镶绿剪边,这也正是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重要差别之一。
崇政殿是清太宗日常朝会议政的地方,1636年皇太极称帝的大典及清天聪十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典礼就在这里举行。1644年清迁都北京后,历代皇帝东巡时,都在这里临朝听政。

穿过崇政殿两侧的左右翊门,举目可见位于3.8米高台之上的凤凰楼。青砖朱栏存百年,金顶绿镶照千秋。凤凰楼的原名叫翔凤楼,直到1743年才有凤凰楼之称。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休息小憩和宴请之所。楼为三层,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道。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制高点。

诗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谓十分贴切。登上凤凰楼俯瞰四周,万般景物尽收眼底,可饱览盛京全景,也可观赏日出。“凤楼晓日”是当年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凤凰楼门洞上方悬有“紫气东来”匾,为乾隆皇帝御笔。“紫气东来”的典故出自汉朝刘向的《列仙传》老子过函谷关的故事。乾隆用“紫气东来”比喻大清王朝自东方兴起,向西入关定鼎中原。

凤凰楼后便是后宫,在这里还有个典故,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不同,北京故宫是前殿高而后宫低,沈阳故宫则是后宫高而前殿低。这并不表示皇太极看重后、妃高过江山而是体现了满族喜居高台的建筑风格。

穿过凤凰楼底层的通道后,我们就进入了后妃居住的台上五宫。台上五宫是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
正中是清宁宫,清宁宫原叫“正宫”,是五间十一檩硬山式建筑。东一间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称暖阁。正中隔一间璧,把寝宫分为南北两室,南北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在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就在南室“端座无疾而终”,终年52岁,后葬于昭陵。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清宁宫东次间,是典型的满族民居??口袋房,西四门南西北三面都设火炕,称“万字炕”。与汉族有所不同的是,满族人将烟囱建在屋后,而且从地面向上垒起。这种“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的建筑特点具有浓郁的满族风格了。

从中路出来,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东路。在沈阳故宫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东路努尔哈赤时始建的“大政殿”。

大政殿草创于1625年,是处理国家政务和举行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大政殿为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外形近似满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猎时所搭的帐篷。在大政殿的房脊上,还饰有八个蒙古力士,牵引着八条铁链,象征着“八方归一”。正门前的大柱上,盘旋着两条翘首扬爪的金龙,是受汉族敬天畏龙思想的影响,以龙代表天子的至尊无上。大政殿建筑特点的多样性,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金龙盘柱,尽显中原之风;八位力士又流露浓郁的蒙古色彩;而亭帐式的风貌,则是满族古老文化的延续。
君王起居万机轻,金戈铁马八旗兵。作为最早使用和最为重要的宫殿之一。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以大政殿为舞台上演。1643年,六岁的顺治皇帝在大政殿继承帝位,并于次年在此颁布了出兵令,命摄政王多尔哀兵入山海关直捣中原,最终完成了满清一代的一统大业。

大政殿两侧南向,“十王亭”呈燕翅排列。错落有致,如众星拱月,南宽北狭,似无穷无尽,象征兵多将广,万世绵延。
“十王亭”从北至南,东边是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正白旗亭;西边是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镶白旗亭。这是当年八旗首领固山额真和左右统辖八旗的亲王贝勒办公的地方。“八旗制度”在清王朝的军事政治及社会制度,民事管理等等很多方面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大政殿与十王亭构成了一组亭子式院落建筑,它是清入关前“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设计者从局部建筑直至整体布局,处处突出“八”字。这种把军政制度巧妙地融合在建筑艺术中的做法,真可算是构思独特、别具匠心。

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海兰珠归嫁皇太极的皇家礼仪展演。对满清早期礼仪有了较为初步的认识。同时我认为沈阳京剧院和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合作,不但拓展了沈阳故宫的游览项目,同时为可以使沈阳京剧院获得不错的经济收益,是文化和经济相结合的不错选择。

最后,我们参观的是西路建筑。西路建于1782年至1783年,主要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等。
说起文溯阁,我们不能不提到乾隆皇帝和《四库全书》。出于加强文化统治的需要,乾隆皇帝于1772年下诏访求天下藏书,历经十余年时间编成一部大型丛书。该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所以称为《四库全书》。书修成后,仅成七部,在全国建七座藏书阁分别收藏,沈阳故宫的文溯阁便是其中之一。
提起宫殿建筑,我们很容易想起“红墙绿瓦”、“金壁辉煌”这类词汇。而文溯阁却与众不同,屋顶用黑琉璃瓦镶绿剪边,整个建筑以黑绿两色为主色调,这与它的用途是分不开的。文溯阁藏书忌火,依据五行字说立色配饰,装修取《易经》“北方壬癸水”其色属黑,因此屋顶用黑色琉璃瓦,寓意水从天降,消灭火灾。
文溯阁东南宫门外有嘉荫堂,它与南面的戏台连成一个院落,是专为皇帝准备的娱乐场所。西路建筑除文溯阁外,其它建筑用卷棚式屋顶,显得十分别致,富有江南风韵。

可以说,沈阳故宫的三路建筑随是分期建造的,但在布局上却是一气呵成,完整和谐。特别是三路建筑分别代表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皇太极南面独尊”、“康乾盛世”三个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岁月如烟难回首,徒留后人尽感伤。故宫深处忆往事,一怀愁绪写诗章。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从总体来看,沈阳故宫以建筑的方式反映了满族政权和满族社会由崛起到兴盛这个发展的历史进程。

这里还有有个笑话,这次沈阳行中的一个小伙伴是满语专业的学生,作为专业人员,她不时地为我们翻译展品中的满文,就在参观满族萨满展的时候,一位游客听着小伙伴在那用“古怪”的发音读展品上的满文,一连问了三遍:你会满语?你是学满语?你真的是学满语?!!!煞是惊讶。

#About Me

张小璋,野蛮生长成世界500强企业供应链金融产品经理的法语毕业生。微信公众号:张小璋碎碎念(ID: SylvainZhang )。
一直在互联网金融公司从事产品经理工作并负责互联网金融产品线,深耕互联网金融和区块链领域。「PMCAFF」、「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PmTalk」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