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璋碎碎念】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真的么?

Posted by zhang on

「代码敲不下去了,我要转行做产品经理。」「设计做不下去了,我要转行做产品经理。」「测试做不下去了,我要转行做产品经理。」「产品做不下去了,哦,我似乎没法转产品经理了……」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在我周边也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在问我:到底代码敲不下去,设计做不下去能不能转行到产品经理?

似乎大家都觉得「产品经理」是一个低门槛的职业,没什么了不起的,以至于很多大学刚毕业的小朋友觉得自己敲不了代码,做不好设计,搞不定运营,直接一步到位——做产品经理。(好吧,我承认当时也是其中一员。)

我特意和几个想转产品的小伙伴交流过这个问题。收到的最多的答复就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句话,或者这本书)。但事实真的如此么?结合我不长的工作经验也反思一下这个问题。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苏杰到底是怎么说的。

应该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个理念的普及和苏杰写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热卖是分不开的。很多人都是看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后,才觉得「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所以我认为,苏杰老师似乎应该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当我专门把已经压箱底的这本书找出来的时候发现,苏杰老师在书中对此有过解释。在他的个人 blog 上,更是对「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意思做了说明:关于书名的自我批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9095】,在这里引用一下: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绝对不是说团队里每个人都应该做产品经理的事情,而是每个人应该用产品经理式的态度和方法来做好自己相应的工作。只要你能够发现问题并描述清楚,转化为一个需求,进而转化为一个任务,争取到支持,发动起一批人,将这个任务完成,并持续不断以主人翁的心态去跟踪、维护这个产物,那么,你就是产品经理。至少,你已经是自己的产品经理,

我是怎么看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

我先把结论摆出来:

人人都可以用「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去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称职的以「产品经理」为业的「产品经理」。

我一直认为「产品经理」之所以被大家认为是一个「简单上手」的职业,主要是因为它很难通过一个标准化的测试就来断定「产品经理」的能力。感觉就是每天就是画画原型、写写文档、讲讲体验,但是事实真的如此么?先放上一个据说是腾讯初级产品经理的能力要求的雷达图:

我简单数了下除去其它,应该有18项技能之多,你还觉得「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么?

我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经常将产品经理的知识体系分成了四个大的方面:

  1. 不断积累和修炼「专业素养」;
  2. 不断学习和沉淀「行业认知」;
  3. 不断探索和磨练「商业素养」;
  4. 拥有足够的好奇心去探索其他杂七杂八「知识」。

不断积累和修炼「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这是指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必须的基础能力。就像一个人学英语就必须先学26个字母一样,没有这些能力,产品经理的工作也就是无法开展。

  • 析需求:对于产品经理来说,需求分析是所有工作之始。只有通过需求的分析,来确定产品的定位、盈利模式、开发方式、资源调配等等。一般通过市场调研、用户调研、竞品分析等方面最终形成需求文档。
  • 理逻辑:确定了产品的基调,这时候你需要对产品的页面逻辑、业务逻辑、数据逻辑等一堆逻辑进行梳理。俗话说的好:磨刀不误砍柴工。把逻辑先理清楚,才能「多快好省」的完成画原型和写文档。
  • 画原型:这个也是很多「-1岁」产品经理理想中这个职业做的最多的工作。Axure、墨刀用起来。这里其实还有一个坑: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没有专职的交互设计师,大部分工作需要由产品经理来完成,少部分的效果由 UI 设计师来处理。Axure 难点不在简单的画草图或者低保真原型,中保真或者高保真原型图的输出需要你有一定的 Axure 使用功底啊。同时,原型只是需求的一种表达形式,不要过分去追求原型而忽视其他。
  • 写文档:可能大家都听过 BRD、MRD、PRD这产品经理三大文档,另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文档:项目汇报、内外需求交流与收集、市场分析/竞品分析等有时候也需要产品经理来写,这就要求产品经理具有较强的文档撰写能力,熟练使用 word、PPT、Keynote 这些办公软件。
  • 撸数据:在产品运营期间,产品经理除了可以从老板、用户、运营同事等方面直接获得需求外,还可以基于数据对产品进行迭代。这就要求产品经理具备一定的数据获取和分析的能力,知道如果进行数据埋点、如何部署漏斗模型,对于获取到的数据如何使用 Excel 等进行处理。
  • 懂技术:技术不一定是非要懂的,但是懂一点对于你在整理需求时对一些技术边界、技术难度的确定还是有很大帮助的。(良心说一句:不要听技术说的话:只要你能把需求写清楚,我们就能搞出来。这句话就像蛇精夸葫芦娃可爱一样,不能信啊!)
  • 管项目:对于「项目管理」这一点,之所以放在最后来说,是因为不同的公司因为对于产品经理的定义不同,因此对产品经理的「项目管理」能力要求也不一而足。在部分有专职项目经理的公司,可能就不需要产品来盯进度。但有的公司,产品经理往往还要兼任项目经理。

对于产品经理的「专业素养」,看起来相对简单,学习的途径也比较多。主要还是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积累和修炼,熟能生巧。

不断学习和沉淀「行业认知」

在我看来随着互联网行业的日益成熟,之前「一招鲜,吃遍天」的产品经理模式可能会逐步被淘汰。目前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职责越分越细:前端产品经理、后端产品经理、支付产品经理、金融产品经理……

如果说你只是一个掌握了基本的「专业素养」,那你只是能算是一个产品助理、产品专员或者初级产品经理。因为每个领域都有每个领域的特点,跨领域的产品经理在跳槽后都会经历不懂业务的阵痛。我认为在在「产品经理」的职业中,专业化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足够专业,才能让你的替代性变弱,拿到高薪。当然我不否认你把上文说的「专业素养」做到极致也能让你替代性变弱,但似乎就目前的招聘信息上经常出现的「有XXX经验优先」来看还是行业门槛相对较高。

知乎招聘

在我个人的职业成长历程中,我也希望将重点放在对于「行业认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提升上。

确定一个主攻方向,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淀,使之达到专业水平。这是我目前所想到的一个方法。

首先确定一个你自己感兴趣或者你觉得值得从事的互联网细分领域。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不同的领域面对的用户群体、业务模式、资金流向、产品形式大多是不相同的。我在和一些从电商、教育或者传媒等行业转岗到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产品经理交流中发现,他们在之前的工作中应该还都算是不错的,但是转岗到互金领域之后,由于对业务一无所知,对政策不甚了解,对一些专有名词也不了解其中的含义,闹出过不少的笑话。

就拿我自己来说,从互联网传媒进入互联网金融的时候,对于什么是「标的」,什么是「逾期」都不明白,何来的需求沟通与分析呢?经过在客服、运营等部门两个多月的轮岗以及自己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才初步具备了与运营、业务和技术之间沟通需求的能力。

如果你想让你变得不可替代,你就需要把你的「护城河」挖的足够深,也就是让你的行业认知达到专业的水平。只有你的行业认知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在和业务部门的沟通中,快速的发现问题、定位问题、解决问题。甚至有朋友曾经喊出过「专研业务才是王道」的口号。

不断探索和磨练「商业素养」

当你向更高的职位发起冲击的时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商业素养」。否则不管是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还是对于合作方的利益点的理解上都会有一定的欠缺。这种欠缺在你到达一定位置的时候甚至是致命的。

我是属于那种文科生的理想主义的人,对于钱财等身外之物,总是够花即可(请让我静静的装一下,不要打断我)。对于行业的关注倒还可以,但是对于商业模式则弱的一塌糊涂。现在我在恶补这些,方法主要是通过36kr、虎嗅等网站的早推送,利用在地铁上的时间去了解最近互联网上发生的事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不断去探索和磨练我的「商业素养」。

拥有足够的好奇心去探索其他杂七杂八「知识」

如果你能做好上文所说的三个方面,那你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产品经理了。但是如果你要是在拥有足够的好奇心,去探索一些例如「时间管理法」、「知识管理法」、「笔记记录法」甚至是一些新的 app 一些新的电子产品之类,将会让你的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而想运营、前沿科技、信息学等则会可以让你的工作更具创造性。

总结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句话本来没有错 ,错的是我们的理解。不是说找出一些产品缺陷、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就可以的成为一个称职的产品经理的。产品经理需要不断的在用户需求、行业特性和公司需要之间寻找平衡,做出取舍,偏向哪一方面可能都会出问题。有时候你看到的缺陷就是这种平衡的产物,但是你却看不到平衡的过程。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希望大家能够怀着产品经理的态度,用产品思维和产品方法去解决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做好本职工作,但不是每个人都要去做产品经理。同时也希望立志做产品的同学们可以更完整的认识「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About Me

张小璋,野蛮生长成世界500强企业供应链金融产品经理的法语毕业生。微信公众号:张小璋碎碎念(ID: SylvainZhang )。
一直在互联网金融公司从事产品经理工作并负责互联网金融产品线,深耕互联网金融和区块链领域。「PMCAFF」、「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PmTalk」签约作家。